24小时服务热线:028-85245627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资讯 > 院内新闻
    浅析安全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29

       一、安全文化概述及发展阶段划分

    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作为核电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安全文化。可以说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核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的灵魂。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安全,是指不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一种状态,反言之,安全就是一种可以被人所接受的风险。安全文化则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态度和特征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于一切之上的概念,本质就是安全第一。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8年针对核电站安全提出的。发展到今天,安全文化指的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证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它以领导为楷模,并内化为员工的行为,致力于使核安全成为最高优先级。简而言之,安全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和精神。本文主要讲述安全文化的发展及建立,以及在整个安全文化建立过程中需要解决和注意的一些问题事项。 

    根据安全文化的发展,我们实际上可以把安全文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制监督阶段,也即是安全文化的初级阶段,在本阶段,一切安全目标的实现,全部凭借的都是法制的力量,而人们的意识和觉悟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所有安全仅仅是人被动接受;第二阶段,人们意识逐渐由法制监督转向自我约束,在此阶段,人们对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的预测,但面对问题时主要还是被动的响应;第三阶段为追求卓越阶段,此阶段是安全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即人们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处理,是人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最终阶段。

    二、建立安全文化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事故致因理论告诉我们,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两个方面引起的,而作为安全主题和基本要素的人,其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研究统计表明,在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之中,组织管理缺陷占了80﹪(当然这个管理缺陷包括了班组级别的管理不到位)。我们知道,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如何根据事故征兆,预防事故的发生,是核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发展安全文化是核电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安全文化,首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标准

    任何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就安全文化而言,一般标准是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的,因此,安全工作之中必须要有一个极度高的标准要求。换句话说,所有安全工作必须有一个较低的极限值,即人们所说的,求其高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低,求其低而无所得。只有不断的用高标准去要求安全工作,才能尽可能去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任何一个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在秦山二期工程的一次检修之中,就曾因人为对焊条标准的要求放松而导致出现停堆事故,造成数以千万计的损失。现实之中,低标准而发生事故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一切”是一句广为人所熟知的话,然而却很少有人真正去体会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特别是在安全工作之中。施工现场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可以说与细节工作不到位有着紧密的联系。诸如举世震惊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就是由于管理层不重细节,没有及时对新出台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即将其投入使用,从而导致使用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最终酿成悲剧。注意细节,抓住漏洞,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事故事件发生。

    (三)对待错误的态度

    由于安全文化,特别是我国安全文化的建设,尚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因此,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而如何对待错误,就成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人都会犯错,而对待犯错者的态度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犯错,因此,一旦犯错,如果管理者只知道一味指责,那么犯错的人不但没有心思去总结反思,反而可能在愧疚与愤怒之中一错再错。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不指责犯错的人会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四不放过”原则相违背。但事实上,不指责与“四不放过”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四不放过原则”所针对的是对已发生事故的处理,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三种错误情况导致的,即错上加错、明知故犯和产生严重后果这三类情况,这都是必须接受处罚的情形,与不指责这一原则中所指的错误并非同一类问题,因此并不相矛盾。不指责将使公司的制度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让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安全文化的建设。

    (四)促进交流

    美国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曾做过统计,来自领导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属理解,而由下向上的信息只有10﹪能被领导所接受,但是如果是平向交流,信息理解接受可达90%以上。该研究表明,开诚布公的交流,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应该被广泛的使用。这种交流的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然而,在提倡和推行这种交流方式时,我们应该避免三种情况的发生:(1)扼杀提出问题的人;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提出问题者进行扼杀,会导致整个机构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同时各种制度、机构也不再有改善和进步的机会;(2)谁提出问题谁解决问题;很多管理者习惯随性的要求提出问题的人去解决问题,这就让更多的人害怕再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不一定就是适合去解决问题的人,所以对于提出问题的人,应该的处理意见是接受他的提问,之后再选择适合解决该问题的人去研究解决;(3)不能有反对意见。该点是针对在各种决策讨论会议之中,领导不需要反对意见时,也就是在打压员工和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重大决策失误的几率大大的提高,因为只有经过了不同意见讨论出的决策,才是最完善和最合适的决策。

    以上三点运用到安全文化的建设之中,可以在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同时会迅速的建立起一个最适合公司实际工作环境的安全管理机制。

    (五)保守决策

    保守决策的基本含义就是给安全和质量的决策留下足够的余地。现场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墨菲定律指出,事情总是往坏的方向发展。安全工作的实际开展,不能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现场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必须马上对风险做出新的评估。同时在面对不确定状况时,对所有的决策都必须进行重新评价。作为决策者,不能够墨守陈规,更不能一意孤行,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安全工作做出灵活安排。保守决策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安全状况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识别,并采用纵深防御原则实施多道屏障防护。安全文化的建立,特别是卓越安全文化的发展,与保守决策密不可分。只有时刻警惕,才能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

    (六)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每个人要成为安全工作之中的屏障,必须具备能够胜任自己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只有对自己的工作了解、熟练,才能在岗位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每一位在岗作业人员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一旦我自己的这一个环节出问题,事故就会发生。只要大家都带着这种想法去施工,那么事故发生的频率将大大降低。而要具备这样一种安全意识,就必须拥有以下职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首要条件;严格遵守程序则可以防止操作性失误带来的事故;乐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可以提高个人自我保护能力;严谨的工作方法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要求;质疑的态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建立安全文化的基础条件。只有人人都把自己当做安全工作的一道屏障,才能使安全文化的建设更加完善。

    (七)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与行业最卓越的管理过程和绩效进行对标。在安全文化的建立过程之中开展自我评估,可以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同时用以确定和改进组织自身的弱点。自我评估的一般形式有:建立自我评估队进行正式评估;现场的观察和指导;事件调查;组织定位(对标);工后总结。在进行自我评估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从错误中学习。通过对错误的总结和认识,提高团队纠正和避免错误的能力,为团队的安全高速发展提供条件。

    (八)安全文化变弱的征兆

    安全文化变弱的征兆有:感觉外部环境压力增大;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组织思想僵化;文件质量出现问题;现场材料状况差;工作时间过长;培训不足;缺乏团队协作精神;道德品行差;缺乏解决问题的主人翁意识。当这一系列表征安全文化变弱的征兆出现时,就是安全文化的建设出现了问题。只有向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浮躁和自满情绪发起挑战,才能为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及体系

    在我们了解安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详细具体的总结出我国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才能在安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走好走远。通过研究世界各国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出我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一)安全文化建设内容

    我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安全文化的建设、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安全文化的建设

    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这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进行物质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主要包括三各方面:(1)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工艺过程主要是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应做到:操作者不仅要了解物料、原料的性质,还要正确的控制好温度、压力、质量等参数,必须有严格的工艺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企业应当落实科室和专人负责日常工艺过程管理,认证监督、检查操作规程、制度和工艺规范的执行情况。(2)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应当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订货等都要考虑其防护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要大力推广和开发利用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和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抓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技术攻关、革新改造”的同时,要抓好设备、工艺、电气的连锁和静止设备的安全措施。(3)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2、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

    制度安全文化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标准,并且高效的运作这些法规、标准,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实处。

    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的建设

    员工心态安全文化是指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次的文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合的综合体现,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安全意识来源于人们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实践,又反过来支配安全生产的复杂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1)应急安全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当事故以显性危害方式出现时,能对这种直接的危害迅速觉察、避让和采取应急措施。这种应急保护意识是自发的、快速的、本能的反应,一般来说,表现都比较强烈,但表现的正确与否就与安全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2)间接安全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当危险因素以隐性的方式出现时,对间接的慢性的伤害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识不清。对这种隐性的危害应采取的防护、隔离等安全措施,需经过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可逐步形成。(3)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由于“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人的态度、情绪与不安全行为,需要采取预防与控制的手段,一般来说,人们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洞察性、预防性和控制性都比较差。

    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从各个角度对职工进行安全文化渗透,唤醒人们对生命安全健康的渴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

    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

    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公认的价值标准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制约其行为,这就是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道德、风俗、习惯等。进行员工的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倡树立安全道德,具体做法为:(1)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这是安全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在劳动安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2)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靠社会舆论、环境氛围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加强安全道德修养。(3)做好安全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安全道德的情感,树立安全道德的信念,坚决执行由安全道德所引导的正确的行为动机,以养成良好的安全道德的行为习惯。

    (二)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适用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图如下:

    image.png

    任何一种文化的建立,都是漫长和艰辛的,特别是由于我国安全文化的发展,起步较晚,压力更大,因此建设的任务和面临的困难更多。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拥有一种无休止的奋斗和超越的追求精神,才能最终在建立安全文化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服务热线:028-85245627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一段978号青羊万达广场2栋2单元12楼
    营业时间:9:00-17:00
    乘车路线:32路、78路、K5、地铁4号线-成都西站
    我们的使命是:让企业更安全、更杰出!
    关注我们
    扫描微信二维码
    中安应急研究院    蜀ICP备20004311号    技术支持:云端科技